.:.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科学》、《自然》各自发布年度十大,它们为什么同时选中了这位中国科学家?(转)
本頁主題: 《科学》、《自然》各自发布年度十大,它们为什么同时选中了这位中国科学家?(转)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茅家老道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961
威望:675 點
金錢:29395 USD
貢獻:300 點
註冊:2024-03-18

《科学》、《自然》各自发布年度十大,它们为什么同时选中了这位中国科学家?(转)

12月9日和12日,《自然》、《科学》两大杂志分别发布了自己的2024年年度“十大人物”和“十大科学突破”。

在《自然》杂志的十大人物中,有研究核钟的物理学家、研究宇宙膨胀的天文学家、研究猴痘的病毒猎手、AI天气预报员、与贫困作斗争的经济学家,也有学术打假人、气候斗士、为加拿大研究生争取到涨薪的公平薪酬斗士,以及,最让国人关注的两位中国科学家:主导了嫦娥六号月背样品研究工作的“月岩守护人”李春来,及将革命性的细胞疗法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勇敢的中国医生徐沪济。

《科学》杂志的十大科学突破中,一次注射可以发挥6个月保护作用的艾滋病接触前预防药物莱纳卡帕韦(Lenacapavir)列在了榜首。在这份榜单的亚军位置,则再次出现了中国医生徐沪济的那项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患者带来了显著改善的疗法。之后,列在这份榜单上的还包括:太空望远镜探测到的宇宙黎明、RNA农药、海洋藻类中的新细胞器、新型磁性材料、来自中国的微小藻类化石提示多细胞生物出现时间提前、关于地幔的新研究,星舰“筷子夹火箭”式的成功着陆,以及古代DNA揭示的家庭关系。

相较而言,《自然》杂志的“十大人物”,更看重的是这些人物们对科学界的影响,而《科学》杂志的“十大科学突破”则更看重对人类科学边界的挑战,令人吃惊的是,一位中国医生成了这两份榜单唯一的交集。

这位医生是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风湿病专家徐沪济,利用由捐赠者细胞制造的CAR-T疗法,这位医生成功使3位罹患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得以缓解。

数日前,远赴瑞士寻求安乐死的上海女孩沙白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以红斑狼疮为代表的一大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多以“难治”为特征,许多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最终会复发,有时甚至会发展出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往往被称作“不死的癌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大约8%的人口。

在徐沪济的临床试验入组了3名患者,一位是以肌纤维坏死和进行性无力为特征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患者,两位是以疼痛和逐渐硬化的皮肤为特征的系统性硬化症,后者最终可影响到内脏器官,导致心血管器官广泛且不可逆的纤维化。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B 细胞在常常是通过释放攻击关节、肺、肾等部位的毒性自身抗体发挥作用。因而,徐沪济选取了一种可以定向寻找并摧毁B细胞的疗法——CAR-T疗法来应对些些疾病。在传统的CAR-T 疗法中,医生会从患者的白细胞中分离出T细胞(免疫系统的哨兵)。然后对这些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它们可以寻找并摧毁B细胞,然后,将其送回患者体内。

15年前,CAR-T疗法首次作为血癌疗法出现,该疗法还曾被《科学》杂志评为2013年的年度重大突破。本次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AR-T疗法的一大特征则是,这些T细胞并非源自患者,而是来自捐献者。研究者们利用来自捐献者的T细胞,经过基因编辑(CRISPR-Cas9),使得这些CAR-T细胞可以定向得杀灭患者体内“倒戈”攻击自己身体的B细胞,从而治愈疾病。这不仅是利用CAR-T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大尝试,更是将CAR-T做成一种现成产品(off-the-shelf)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次尝试的结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参与了这次临床试验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冰曾向《自然》杂志这样描述。三位患者中,一位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患者病情得到了完全的缓解,另两位的病情也发生了明显改善——包括疤痕组织形成的愈合,以及自身抗体水平的下降。试验中,几位患者都没有出现与CAR-T疗法相关的危险副作用。

对于这项只入组了3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上榜两大杂志年度”十大“的原因,《科学》杂志提到:“这可能开启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篇章”。而《自然》杂志则认为:如果成功,利用捐赠者细胞生产 CAR-T 细胞,则可以实现CAR-T的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并扩大其覆盖范围。

下文为今年的《科学》杂志十大年度科学突破:

01

一种新型作用机制的注射型艾滋病药物

显示出显著的预防感染能力

by Jon Cohen



几十年来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每年仍有超过1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而疫苗仍难以企及。但今年,人类世界看到了可能成为下一个最佳选择的东西:一种注射药物,每注射一次可以保护人们6个月。

今年6月,一项针对非洲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女性的大规模疗效试验报告显示,这些注射药物将HIV感染率降至零——有效率竟高达100%。3个月后,一项横跨四大洲进行的类似试验报告称,这一药物对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性别多元化人群的疗效达到99.9%,这一实验结果消除了人们对前者的所有怀疑。

许多相关研究人员现在对这款名为Lenacapavir的药物寄予厚望,认为将它用作暴露前预防(PrEP)的手段将大幅降低全球感染率。“如果我们能正确使用,即大规模推广并让更多人使用,它就会有潜力。”开普敦大学的传染病专家 Linda-Gail Bekker表示,她曾领导这款药物制造商Gilead Sciences开展两项疗效试验之一。

然而,这并不是《科学》杂志将Lenacapavir评为2024年度突破性成果的唯一原因。该药物作为PrEP的巨大成功源于一项基础研究的突破:对HIV衣壳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新认识,该蛋白正是Lenacapavir的靶点,许多其他病毒也有自己的衣壳蛋白,这些蛋白围绕其遗传物质形成外壳,因此该药物的成功激起了类似的衣壳抑制剂可以对抗其他病毒性疾病的令人兴奋的期望。

与可怕的缺医少药的时代相比,目前的艾滋病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在那个时期,感染意味着可怕的消瘦、免疫系统崩溃导致的其他感染泛滥并早逝。1996年,研究人员发现强效的药物组合可以完全抑制艾滋病毒并阻止艾滋病的发展,《科学》杂志在那一年将其评为突破性成果。如今的抗病毒药物更好,可以使数百万人在患有慢性但可控的疾病的情况下过上正常的生活。接受了治疗且病毒得到了很好地抑制的患者几乎不会传染给他人,这一发现使《科学》杂志曾将“治疗即预防”评为2011年的年度突破。随着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药物治疗,全球新感染人数从2011年的210万降至去年的130万。

02

释放免疫细胞对抗自身免疫疾病

by Jennifer Couzin-Frankel


一只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粉红色)正在靠近并消灭一只B细胞。今年,CAR-T疗法在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图源:Burgess/Science

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叛变”的免疫系统,它会攻击人体自身的健康组织。现有的治疗手段(如免疫抑制药物)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并不是每次都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今年,一种新方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重症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这可能开启了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CAR-T疗法最初在近15年前作为血癌的治疗手段问世(并成为《科学》杂志2013年的年度突破之一)。它是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方式:医生从患者的白细胞中提取出T细胞(免疫系统的哨兵),然后对这些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通常使其用于寻找并摧毁免疫系统的另一组成部分B细胞),再将这些改造后的细胞送回患者体内。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源于癌变的B细胞,所以可以用CAR-T疗法清除这些细胞。

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是通过释放有毒的自身抗体攻击关节、肺、肾脏等部位。今年的一系列新的临床试验显示了CAR-T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对抗B细胞的能力。今年2月,德国研究人员报告了15名红斑狼疮、硬皮病或肌肉损伤性疾病肌炎患者使用该疗法的情况。患者在4至29个月前接受了CAR-T的治疗,8名红斑狼疮患者均处于无药缓解期;其他一些患者虽然仍有症状,但都已不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了。其他已发表的成功案例还包括(利用该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和僵人综合征(一种痛苦且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迄今为止已有30多名患者被治愈。研究人员还在理解为何被改造的T细胞如此有效的方面取得了进展——比如,他们发现CAR-T疗法可以深度清除其他疗法难以触及的组织(如患者的淋巴结)中的B细胞。

对于CAR-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难过,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完成,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等严重副作用发生的频率,以及完全缓解疾病的可能性和持续时间。

03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探测宇宙黎明

by Adam Mann


因距离显得泛红的早期星系挤满了画面,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首批图像之一。NASA;ESA;CSA;STScI

在黎明时分,这些耀眼的星系在做什么?自从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2022年2月睁开它巨大的观测之眼以来,这架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宇宙最早期明亮星系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理论学家的预期。今年,对这些星系古老光芒的详细研究,已经开始解释可能发生的事件。

JWST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与以往仪器相比,它可以捕捉更多的微弱红光。它曾被《科学》杂志评为2022年度突破,专门设计用于研究宇宙诞生后约10亿年的历史。在最初几个月的观测中,该望远镜观测到的宇宙黎明时的星系候选者数量可能比预期多1000倍。基于这些星系异常的亮度,研究人员推测其中一些星系可能与银河系一样庞大,而根据当前的星系演化理论,它们应该不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这样迅速地成长。

一种可能性是,这些星系实际上并没有推测得那么大,只是非常明亮。例如,如果早期宇宙会偏向形成质量比太阳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恒星,那么容纳这些恒星的星系可能显得异常明亮。另一种假设是,早期宇宙中充满了黑洞,它们吞噬星际物质,产生明亮的能量爆发,进而解释了望远镜的观测结果。

当前JWST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两种过程可能都在起作用。光谱学研究将古老的光分解为其组成波长进行分析,表明早期星系中包含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包括碳和氧等重元素。这些元素只能在更早期的大质量恒星内部形成,这些恒星寿命短暂,爆炸成超新星并将这些物质广泛散播。研究表明,时间黎明时期的环境使巨大的恒星快速高效地成长。

其他光谱学研究指出,巨大且活跃的黑洞可能是早期宇宙光辉的来源。然而,没有人可以确定这些“野兽”是如何如此迅速出现的:在现代宇宙中,黑洞被认为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生命后坍缩形成的。但一些理论提出,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巨大的物质团块而非恒星,可能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快速坍缩,形成产生这些巨大黑洞的“种子”。

04

RNA农药走进田间

by Erik Stokstad


杀虫剂通常是一种广谱性武器,会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一些无辜的物种。今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批准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种针对目标害虫中特定基因的RNA杀虫剂喷雾,支持者认为,这种新型精准方法比现有化学杀虫剂更安全,并且可以作用于许多害虫。第一种RNA杀虫剂产品针对的是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这种害虫对现有化学药剂已经进化出了抗性,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5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

Calantha杀虫剂由GreenLight Biosciences公司研发,它可以干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特有的基因。当甲虫幼虫咀嚼喷洒了该杀虫剂的叶片时,RNA会阻断一种关键蛋白的表达,使其在数天内死亡。这一机制即RNA干扰(RNAi),是大多数细胞用来调控基因表达并防御病毒的自然过程。

自2007年研究人员发现双链RNA可以穿过昆虫的肠道内壁并有效杀死它们以来,研究人员就尝试将RNAi转化为对抗树皮甲虫、蚊子和其他昆虫的武器。2023年,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玉米品种上市,它能够自主产生杀死玉米根虫的RNA。GreenLight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另一种杀虫剂,以杀死蜂巢中臭名昭著的害虫瓦螨。

研究人员现在希望将RNAi用于杀死飞蛾及其他所谓的鳞翅目昆虫,其中包括一些最具破坏性的农作物害虫,如小菜蛾和秋粘虫。然而,与甲虫不同,鳞翅目昆虫的肠道酶能够在RNA伤害它们之前将其轻易地分解。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将RNA包装在一个微小的保护外壳中,这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昆虫和其他害虫因其可以迅速进化出对毒素的抗性而臭名昭著,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担忧自然选择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使RNA杀虫剂失效。实验室测试显示,如果暴露在足够高的剂量下,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和玉米根虫都能进化出对RNA的抗性。与所有试图对抗大自然的发明一样,RNA杀虫剂必须得到负责任地使用才能保持其优势。

05

细胞器的发现为进化带来转折

by Elizabeth Pennisi



透射电镜下,贝氏布拉藻中的硝质体。图源:维基图片

有一些细菌可以固氮,但直到今年,还没有发现真核生物(如植物和动物等具有复杂细胞的生物)能够从大气中“固定”氮并将其转化为氨,供植物制造蛋白质和其他必需分子使用。这一状况随着细胞器“nitroplast”(硝质体)的发现被改变,这是一种存在于海洋藻类细胞中的独特的固氮“神器”。该发现不仅证明了我们对细胞复杂性进化仍所知甚少之外,这一发现和相关工作还暗示着未来可能培育出具备硝质体的作物,使它们能够自行提供肥料。

DNA研究显示,这种新发现的细胞器起源于约1亿年前海洋藻类与固氮蓝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藻类细胞吸收了这些细菌,而这些细菌逐渐失去了足够的基因和生化功能,导致它们依赖藻类才能生存,现在要依照藻类的时间表进行繁殖。这使它们成为已知的少数内共生细胞器(它们起源于曾经独立的微生物)之一,而后被整合到另一个生物体的细胞中。叶绿体(使植物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和线粒体(为所有真核细胞提供能量的内部能量源)也有类似的起源故事。

研究人员起初通过研究硅藻(一种二氧化硅包裹的微小藻类)中的固氮结构,揭示nitroplast前体是如何在细胞中安家的。硅藻化石表明,它们大约在3500万年前才开始寄生在固氮蓝细菌中。这些细菌还未将自己的任何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表明它们处于硝质体进化的早期阶段,还未被整合为细胞器。

利用这些知识改善农业并非易事。目前,农作物获取氮肥的来源是化肥,或者是生活在豆类和其他豆科植物根部的共生固氮细菌。今年的另一项发现可能为赋予更多农作物自身氮源提供线索:一种含有固氮细菌的硅藻与豆科植物根部活跃的固氮细菌有远亲关系。研究这种共生关系如何发挥作用或许能为将硝质体引入作农作物指明方向。

0

一种新型磁性出现

by Adrian Cho



在交错磁体中,相邻电子沿相反方向(颜色)旋转,但位于具有不同方向(形状)的原子级结构中。图源:Libor Šmejkal and Anna Birk Hellene

98年来,物理学家只知道两种永磁材料。现在,他们发现了第三种。在熟悉的铁磁体(如铁)中,相邻原子上的未配对电子沿相同方向旋转,使材料磁化,例如能够吸附在冰箱上。铬等反铁磁体整体上磁性为零,但它们具有原子级的磁性模式,相邻电子沿相反方向旋转。五年前假设的新型的交错磁体同时具备两者的某些方面。相邻电子以相反的方式旋转,确保净磁性为零,但在更深层次上,这些材料也类似于铁磁体。今年多个研究小组证实了这一“分裂特性”。

理论物理学家通过想象时间倒流会发生什么来区分这两种较早的磁性。他们设想,晶体材料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占据抽象空间的一个三维“费米面”,该空间的轴是电子动量的分量。在反铁磁体中,旋转电子(比如向上)的费米面恰好与旋转“向下”的电子的费米面相同。时间倒流会翻转自旋,但重合的费米面看起来仍然相同,保持了所谓的时间反转对称性。

在铁磁体中,向上的电子数量多于向下的电子,并且有一个更大的费米面包围着较小的向下电子的费米面。时间和自旋反转,费米面互换位置,时间反转对称性会“破缺”,而这种对称性曾是铁磁体的标志。

交错磁体具有数量相等的向上和向下的电子,但材料自身的结构特性导致上下电子的费米面更复杂,从而也破坏了对称性。想象两个相同的椭圆以90度相交。由于椭圆大小相同,所以材料没有净磁性。但如果时间和自旋反转,椭圆交换方向,这是可检测到的差异。当然,实验物理学家无法逆转时间,但今年多个小组测量了费米面,在碲化锰和锑化铬等材料中发现了明显的分裂。交错磁体可能很多,也许可以用于制造电子产品中的超快磁性开关。

07

多细胞性在古代真核生物中早已出现

by Elizabeth Pennisi




微观化石表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出现时间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早。图源:Lanyun Miao et a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年初报道的来自中国的微小藻类化石以其极高的年代性震惊了进化生物学家,这些标本可以追溯到16亿年前,它们表明:复杂生命的一项标志性特征——多细胞性——的出现远早于之前的认知。

研究人员曾经认为,真核生物(DNA被包裹在细胞核中的生物,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和真菌)最初以单细胞形式存在了10亿年,然后才联结成了细胞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为更复杂的生物体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这些生物约在5.5亿年前开始大量繁衍。该项新发现则表明,简单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在更复杂的体型出现前的10亿年就已经出现了,其中包括无法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的细胞。

几十年前,中国北部的串岭沟组地层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化石,该地层也有16亿年的历史。发现者将其命名为“壮丽青山藻”(Qingshania magnifica)。但该发现发表在一个鲜为人知的期刊上,未能引发太多关注。2015年,中国古生物学家重返该地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发现并仔细分析了278个壮丽青山藻标本。

1月份,研究团队发表在《科学进展》的报告中指出,在显微镜下,这些化石由多达20个圆柱形细胞串联组成,相邻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类似。一些化石中含有类似孢子的小球体,表明这些多细胞丝状体具有专门的生殖结构。化学测试排除了这些链状结构是蓝藻化石的可能性——蓝藻是非真核微生物,在30多亿年前就开始形成简单的链条。相反,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壮丽青山藻很可能是一种丝状绿藻,类似于现存的一些绿藻。

结合近期在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的类似年龄的简单多细胞真核生物,这些化石表明真核生物向多细胞性迈出了很早的一步,但通向我们今天在水母、红木树乃至我们自身所见的复杂性之路却要慢得多。

08

地幔波塑造大陆

by Paul Voosen



当板块构造力撕裂大陆时,这一过程极其剧烈,却又缓慢展开。过去,人们认为这一过程非常局部性:来自炽热上升的地幔岩石的岩浆沿着裂谷带形成火山,而远离裂谷的大陆寒冷内部则保持完整。然而今年的研究颠覆了这一观点,表明这种局部的剧烈活动会在地幔中产生膨胀波,从而塑造整个大陆的表面。

在8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对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有力补充。他们认为,当裂谷发生时,上升的地幔与寒冷的大陆板块相互摩擦,形成旋涡状的岩石对流。这些涡流以蜗牛般缓慢的速度沿着大陆的“龙骨”流动,就像船下的湍流一样。当它们翻滚时,它们便在上方造成各种混乱。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地幔波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高原位于古老、寒冷大陆的内部,例如里约热内卢西北部的巴西高地或印度的西高止山脉。当地幔波经过时,它们会剥离龙骨上较重的岩石,留下浮力更大的岩石,然后这些岩石上升1至2公里,形成高原。

去年,在另一篇《自然》论文中,几位同一团队的成员提出,地幔波还有其他作用。通过搅动地幔,它们可以产生合适的岩浆混合物,从而引发特殊的爆炸性喷发,即金伯利岩,这种喷发可以将钻石带到地球表面。地幔波引发的上升还可以解释侵蚀加剧和随之而来的海洋灭绝时期,它们也可能是板块中心本应安静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未曾被认知到的驱动因素。这一切都表明,大陆和地幔之间的动态关系比地球科学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09

星舰成功着陆

by Eric Hand



SpaceX的巨型星舰火箭从德克萨斯州发射。SpaceX via UPI/Alamy

今年,世界上体积最大、动力最强的火箭(高达120米的不锈钢火箭)四次在33台发动机的点火中冲天而起。然而,最终铭刻在集体记忆中的是10月13日星舰助推器的着陆。助推器以超音速的速度从空中坠落,重新点燃部分发动机,几乎减速至悬停,然后被发射塔的钳爪抓住,而它仅仅7分钟前刚刚从这里发射。这一非凡的技术壮举标志着经济可负担的重型火箭新时代的到来,而这,将大幅降低太空科学研究的成本。

回收并快速重复使用助推器是(这项技术的)关键所在。由埃隆·马斯克创办并运营的火箭公司SpaceX已经通过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将货物送入轨道的成本降低了约10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星舰将使得该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届时,马斯克将人类送上火星的愿景将不再如此遥不可及。

科学家们也会受益于此。过去,进入太空的机会极其宝贵,不能冒失败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NASA的任务往往昂贵且繁琐,要经过无数次测试。但随着星舰的定期飞行,科学家们将可以使用廉价的现有零件制造仪器并频繁发射。科学家们设想的火星探测器将不仅是一辆,而是一群,或者是一组编队飞行的自组装舰队,携带的镜面可以自行组装成一个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很多倍的仪器。猎鹰9号已经引发了太空地球科学的变革,使得像Planet和ICEYE这样的公司能够发射大量廉价卫星,以代替过去那些一次性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庞然大物的功能。

尽管许多科学家对马斯克的右翼政治立场和他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联盟感到不安,但他们可能会为他的火箭将给NASA带来的变革而欢呼。首先,这可能意味着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终结,那是一种极其昂贵的火箭,它原计划是在本世纪末将宇航员送回月球。而这套新的系统将能帮助NASA科学家更大胆地前进——比过去更快、更好、更便宜。

10

古代DNA揭示家族关系

by Andrew Curry



公元7世纪,匈牙利一名男子被埋在一匹马旁边,如今他有了家族史。图源:Institute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s/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Museum

从古代骨骼和牙齿中提取的DNA为我们了解古代的人口迁徙、传染病演化和史前饮食提供线索。如今这些DNA也揭示了古代家族的秘密。今年,一系列研究建立了类似古代家谱的数据,为数千年前去世的人重建了家谱。

这些研究反映了提取古人类DNA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成本的降低。过去,对于古人类DNA的研究集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广泛分布的个体,以了解人口发展和流动的趋势。但随着古人类基因组数量的指数型增长,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研究不同人共享的相同遗传密码片段,即血统相同的片段,研究人员可以估计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多密切,最远可达六度亲属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包含数千个古代基因组的数据库,发现了远古时期的远距离(亲缘关系)连接,例如在5000年前,一对五度亲属被埋在相距1500公里的欧亚草原上。新项目还在深入研究单独的遗址,以及,对来自一个墓地的数百人进行测序。

遗传信息只能揭示有限的信息——例如,二度亲属可能是祖母和孙女、姑姑和侄女,或是第一代表兄弟姐妹。但通过增加考古信息,例如骨龄、他们被埋葬在墓地的位置或埋葬在附近的亲属的遗传关系,遗传学家和考古学家共同合作,重建了长达八代的家族树。

了解遗传亲缘关系可以揭示一些仅凭考古学无法提供的关于过去社会的信息。例如,将德国南部的凯尔特酋长的DNA数据与他们墓地的详细信息结合,可以揭示出2500年前该地区最有权势的男性通过母亲继承了权力——这是一种被称为母系的社会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对石器时代欧洲农民的亲属关系分析则表明,男性血脉是重点。于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4万多年前,生活在欧洲的第一批现代人中的两名女性,尽管她们去世时相隔数百公里,却属于同一家族。

随着研究人员对更多个体的抽样,这些了解将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入,远古时期人类间的联系将能展现得更为清晰。

赞(2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15 16:4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1-16 00:16